分為工業建筑、數據中心、工商建筑、民用住宅。
工業建筑:建筑業指國民經濟中從事建筑安裝工程的勘察、設計、施工以及對原有建筑物進行維修活動的物質生產部門。按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目錄,作為國民經濟十三門之一的建筑業,由以下三個大類組成:土木工程建筑業; 線路、管道和設備安裝業、勘察設計業。建筑業的職能主要是對各種建筑材料和構件、機器設備等進行建筑安裝活動,為國民經濟建造生產性與非生產性固定資產。建筑業的發展與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,相互促進、相互制約。
數據中心:隨著互聯網云計算的發展,“大數據”的需求無處不在,這就促使了全球數據中心行業的迅速發展。數據中心是一整套復雜的設施。它不僅僅包括計算機系統和其它與之配套的設備(例如通信和存儲系統),還包含冗余的數據通信連接、環境控制設備、監控設備以及各種安全裝置。在數據中心供配電系統中,良信提供專業的低壓電器產品,為數據中心的連續可靠不間斷運行保駕護航。
工商建筑:公共建筑涉及文體教育、科學技術、醫療衛生、行政辦公等各個民生環節。隨著中國經濟不斷增長,人們對于健康、休閑、娛樂等精神層面需求會越來越高,但是存在落后于發達**和分布不均衡現象。以醫療衛生方面為例,中國的人均醫療資源低于發達**水平,且城市人口平均擁有的醫療資源是農村人口的2.5倍以上(資源最豐富三地: 北京、上海、天津)。因此,公共建筑行業重心的會逐步隨一線城市的“溢出效應”轉移至二三線城市,從而帶動二三線城市公共建筑市場的發展。
民用住宅:民用住宅是房地產行業中占比**的組成部分。目前,中國房地產行業已凸顯“整合”的大趨勢。大型房地產企業在整個行業中占據的份額越來越重,根據2016年度百強房企銷售數據顯示,排名前13位的房企銷售額在百強房企中占比達50%,同時出現年銷售額超3000億的房企三家:恒大、萬科、碧桂園。未來,超大型房地產企業將朝萬億銷售額俱樂部邁進。
充電設施:2018年全年,充電基礎設施增量為34.8萬臺,相比于2017年全年25.6萬臺的增量,提高35.9%,新能源增量車樁比約為3.5:1,截止2018年底,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數量80.8萬臺,同比增速75.7%。到2020年將建設“四縱四橫”城際電動汽車快速充電網絡,新增超過800座城際快速充電站。新增集中式充換電站超過1.2萬座,分散式充電樁超過480萬(交流400萬、直流80萬)個,滿足全國500萬輛電動汽車充換電需求,實現樁車比例約等于1:1。
導軌交通: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呈現多種制式同步發展趨勢。目前我國軌交行業由單一的地鐵模式轉換為有地鐵、輕軌、單軌、市域快軌、磁懸浮、現代有軌電車和APM等共計七種制式。預計到2020年,全國規劃建設的城市交通網通車總長度將在6600KM以上,比“十二五”新增3000多km,建設總投資規模將達到2萬億元。

Русский
English

















